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2022年02月行事曆

 「在」環繞在成道者的身邊。「在」與身體無關:當身體死了,「在」依然持續著。但是,只對那些深度靜心,深入臣服師父,完全信任的人才會看見。對他們而言,師父從未死,一直都活生生的「在」。

~~奧修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2022年01月行事曆

 我的興趣不在於西方的頭腦或東方的頭腦,那些只是一個頭腦的兩面,我的興趣在於頭腦,這個西方和東方的分法並不很有意義,它甚至並不重要,有東方的頭腦在西方,也有西方的頭腦在東方,現在整個事情都變得一團糟,現在東方也是匆匆忙忙的,古代的東方已經完全消失了。

我想起一則道家的趣聞。有三個道家的人在一個山洞裏靜心,經過了一年,他們都很寧靜,只是靜坐和靜心。有一天,一個騎馬的人從附近經過,他們向上看,這三個隱士的其中之一說:「他騎的馬是白色的。」其他兩個人保持沈默,一年後,第二個隱士說:「那只馬是黑色的,不是白色的。」然後又經過了一年,第三個隱士說:「如果你們要討論,那麼我就要離開,如果你們要耍嘴皮,那麼我就要離開。我一定要離開,你們擾亂了我的寧靜。」
那只馬是白色的或黑色的有什麼關係?三年的時間:但是東方的生活就是這樣在進行:時間不存在。東方根本沒有意識到時間,東方生活在永恆裏,好像時間沒有在經過,每一樣東西都是靜止的。
但是那樣的東方已經不復存在,西方已經腐化了每一件事,而那樣的東方已經消失了。透過西式的教育,現在每一個人都變成西式的,只有一些少數的島民仍然是東方的,而他們可能在西方,也可能在東方,他們並不限於在東方,但是就整個世界而言,就整個地球而言,人們已經變成西方的。
瑜伽說:讓瑜伽的說法非常深入地穿透你,因為它將會非常有意義,瑜伽說:你越是沒有耐心,你的蛻變就需要越多時間。你越匆忙,你就越會延遲,匆忙本身會產生如此的一個混亂,因而導致你的延遲。
你越不匆忙,那個結果就會越簡單,如果你有無限的耐心,蛻變在這個片刻就能夠發生,如果你準備好要永遠等待,你或許甚至不必等到下一個片刻,就在這個片刻,事情就能夠發生,因為問題不在於時間,問題在於你頭腦的品質。
無限的耐心是需要的。不渴望結果會給你很多深度,而匆忙使你變膚淺,由於太匆忙,所以你不可能深入,你甚至對此地的這個片刻沒有興趣,而對再來要發生的有興趣,你對結果有興趣,你走在你自己之前,你的移動是瘋狂的,你或許可以跑得很遠,你或許可以旅行得很遠,但是你什麼地方都到不了,因為你要到達的地方就在這裏,你必須「掉進」它裏面,不要想達到任何地方,唯有當你具備了十足的耐心,那個「掉進」才可能。
~~奧修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2021年12月行事曆

 真正愛的探索並不是一個為了對抗孤單的探索。真正的愛是把孤單蛻變成單獨,是幫助另一半。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會幫助這個人單獨。你不會試圖滿足他或她。你不會試圖讓自己待在那裡使對方感到完整。你會幫助對方單獨,讓他或她自己是如此滿足而不需要你。

當一個人是全然的自由時,他才能分享。他會給予很多,不是為了需要;他給予很多,不是為了交易。他給這麼多是因為他有這麼多。他給予是因為他喜歡給予。

真正的愛人有能力單獨,真正的愛人不會破壞你的單獨。他總是完全尊重你的個體性、尊重你的單獨。那是神聖的,他不會干擾你或侵入那個空間。

可是通常那些所謂愛人們,都非常害怕對方的單獨、獨立。他們非常害怕,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對方很獨立,就不需要他們,他們會被拋棄。所以女人不斷處裡很多事,這樣他的先生或男友就會依賴她;他應該總是需要她,這樣她可以保持她的價值。這是交易,不是愛,只會造成持續不斷的衝突和對抗。這對抗是基於每個人都需要自由的事實。

愛容許自由;不只容許,它更強化了自由。任何破壞自由的都不是愛,它一定是別的東西。愛和自由是一起的,他們是一隻鳥的兩隻翅膀。當你看到你的愛違背你的自由,表示你正在做以愛為名的其它事情。

~~奧修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2021年11月行事曆

 友誼是一種沒有任何生物能色彩的愛。它不是你知道的一般男女朋友的情誼。用「朋友」這兩個字以任何方式跟生物能有關聯是十足愚蠢的。那是迷惘瘋狂的。你是被生物能以生殖的目的所利用。

如果你認為你有相愛的人,那是錯誤的,那不過是賀爾蒙的吸引。你的化學作用會改變,然後你的愛就不見了。只要打入賀爾蒙,男人能夠變成女人,女人也能夠變成男人。
友誼是一種沒有任何生物能色彩的愛。它已經是一種稀有的現象。過去它曾經是一件偉大的事,但是過去一些偉大的東西已經完全消失了。很奇怪,醜陋的事不容易消失,它們很固執,而美好的東西卻非常脆弱,很容易枯萎消失。
現在,友誼被當成與生物能、經濟或社會學有關,被看成與人相識的熟悉度。但是友誼意味著:如果需要,你會準備好甚至犧牲你自己。友誼意味著:你把某人看得比你自己還重要。那不是交易,那是純粹的愛。
這樣的友誼即使在現在的狀況依然可能。即便無意識的人也會有這樣的友誼。但是當你更覺察到你自己時,友誼就會轉入友愛。友愛有更寬廣的內涵、更大的空間。跟友愛相比友誼就是小東西。友誼可能會破裂,朋友可能變成敵人。每個友誼都有這種本質的可能性。
我想起馬基維里,他偉大的著作「君王論」引導了全世界的君王,他的方針之一是:絕對不要告訴你的朋友任何不能對敵人說的話,因為今天的朋友可能明天會成為你的敵人。接下來的建議是:絕對不要說任何反對敵人的話,因為敵人可能明天會成為你的朋友。如此一來你會很不好意思。
馬基維里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清楚的洞見:我們平庸的愛會變成恨,我們的友誼隨時可能變成敵意。這就是人的無意識狀態;愛的背後隱藏的正是恨,你恨的這個人你也愛他,只是你沒有察覺而已。
只有當你是真實的、完全覺知你自己,才可能有「友愛」。透過覺知,當愛升起時那就是友愛。友愛絕對不會變成相反的品質。記住這個準則,生命最偉大的價值是那些不會變成相反品質的東西,事實上,他們沒有相對性。
你問什麼是真正的友愛?那需要你內在極大的蛻變才能嚐到友愛的滋味。就你現在的情況,友愛就像是遙遠的星辰。你可以遙望星辰,對它有知性上的了解,但也只是停留在知性上的了解,而不是存在性的經驗。
除非你自己嚐過友愛的滋味,那不容易,否則幾乎不可能區分友誼和友愛。友愛是最純粹的東西,你可以把它視為愛。它是如此純粹,你甚至不能說它是花,你只能說它是芬芳;你感覺得到,經驗得到,卻不能抓著它。它在,你的鼻孔充滿著它的芬芳,你整個人都被它圍繞著。你感受它的振動卻抓不住它,這如此巨大浩瀚的經驗,我們的雙手顯得太渺小。
我說過了,你的問題非常複雜,並非問題本身而是因為你。你還不到經驗友愛的點上。讓自己真實、真誠,然後你將會知道最純粹的愛;就像愛的芬芳時時圍繞著你。那個最純粹愛的品質就是友善。
友誼有一個對象;某人是你的朋友。有一次佛陀被問到:成道者有沒有朋友呢?他說:沒有。發問者很震撼,因為他認為成道者必定整個世界都是他的朋友。然而不論你是不是被嚇到,佛陀是對的。當他說成道者沒有朋友時,意思是:他不會有朋友,因為他不會有敵人。兩者是在一起的。會有友愛,但不是友誼。
友愛是沒有對象、沒有焦點的愛。它不是合約–不論是說出來的或暗示的。不是一個人對應到另一個人,而是一個人對應到整個存在,人只是一小部份,因為還有樹、動物、河流、山、星辰都包含在內。每一樣東西包含在友愛之中。
友愛純粹是你真誠的方式,你流露它。
~~奧修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2021年10月行事曆

 這些無法信任他們自己的人是誰?有些東西在某個地方出錯了。首先,這些人沒有非常好的自我定位,他們會譴責自己。他們總是有罪惡感,總是覺得做錯。他們總是防衛並且試著證明他們沒有錯,但是在內在深處卻感覺他們是錯的。這些人,以某種角度而言,缺少的是一種愛的氛圍。


心理學家說:無法信任自己的人一定跟母親有一些根生蒂固的問題。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有某些地方並沒有自然發展。因為母親是孩子第一個經驗的人,如果母親信任孩子、愛這個孩子,孩子會開始信任與愛母親。孩子透過母親覺知到這個世界。母親是他進入世界之窗。


慢慢地,如果母親與孩子之間有美好的關係、回應、深度的能量流動……那麼這個孩子也會開始信任別人。因為他的第一個經驗是美好的,他不會認為第二個經驗會不會不好。他非常相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


如果你的童年圍繞在愛的氛圍中,你會有宗教性,會有信任。信任會是你本然的品質。當然,除非有人極力要使你不信任,否則你不會懷疑任何人。而你的不信任也只是例外。有人欺騙你,極力破壞你的信任,或許你不會再信任這個人,但是你不會因此而懷疑全人類。你會說:這只是一個人,還有千百萬人,為什麼要因為一個人而懷疑全部的人呢?

但是如果缺乏基本信任,而且你跟母親之間的連結有問題,那麼懷疑就會變成你的基本品質。如此一來,當然你會不信任。這不需要任何人證明。你不信任別人,如果有人要你信任他,他必須要非常費力。即使如此,你只會有條件的信任他。即使如此,你的信任也不會很廣泛;只會很狹隘的針對某一個人。那就是問題。


古時候的人非常有信任度。「Shraddha」–信任,是既有的品質,根本不需要培養。事實上,如果有人要變得很懷疑還得要好好地受訓一番。人們很自然地具有信任度,因為他們愛的關係非常地深。在當今的世界,愛已經消失了,而信任是愛的最高點、愛的精華。當愛消失時;孩子出生在父母並不相愛的家庭裡,孩子生出來了,而母親卻不照顧他們,不管他們怎。事實上,她很惱怒,因為孩子是個麻煩,孩子打亂了她的生活。女人要逃避孩子,好像他們的出現是意外似的。於是就形成了一種深度的負面態度。孩子接收了這個負面態度,從一開始就被毒化了。他無法信任母親。

⋯人生觀並非無中生有,它來自你自己的存在與生活的經驗。如果這個孩子與母親有深度的愛,母親也展現她的愛,那就是他對以後所有信任的開端。那麼這個孩子會與女人、朋友有深情的關係,將來也能夠臣服於師父,讓自己完全融入在神性之中。但是如果缺乏基本的連結,沒有基礎,而你費力地嘗試,會變得更困難。那就是我對發問者的感覺。


「我必須很費力地信任」,對,因為信任是養分。沒有信任你會感到飢渴。信任是生命中最細緻的養分。如果你不能信任就無法真正生活。你總是在恐懼中,被死亡所圍繞著而不是生命。如果內在有深度的信任,你的整個視野都會改變。那麼你就回到家了,不再有衝突。你不再是世界上的陌生人;不是外星人,不是異鄉人。你屬於這個世界,世界也屬於你。世界因為有你而快樂,世界會保護你。這種強而有力的保護感給予你勇氣朝向未知的道路。


當母親在家時孩子就有勇氣。你注意過嗎?他會跑到街上,會在花園中行動,會做一千零一件事。如果母親不在家,他只會坐在裡面,他會害怕。他走不出去,沒有保護的氛圍。感覺就像是外星人。


如果你的童年有愛與信任的滋養,你對自己會有一種美好的自我定位。如果你的父母曾經真的深愛彼此,並且因為你是他們愛的結晶、愛的頂點而感到很高興有你;如果他們深愛彼此,那麼你就是從他們愛之中誕生的一首歌。你是他們曾經愛過彼此的見證。你是他們的創造:他們因為有你而感到快樂,他們接受你,並且接受你本然的樣子。即使他們幫助你也會以一種深愛的方式幫助你。即使有時候他們說:不要這麼做。你也不會感到被傷害或侮辱。事實上你會覺得受到關注。


但是如果缺乏了愛,而父母老是說:不要做這個,做那個。孩子慢慢地認為:我不被接受本人的我。如果我做某些特定的事就會有人愛,如果不就不會有人愛。如果我做別的事,他們會恨我。


所以他開始退縮,他純然的本性不被接受也不被愛。當愛是有條件的,信任就不見了。這麼一來他絕對不會有出色的自我定位。因為映入你眼中的第一印象是母親的雙眼,如果你看到的是快樂、祝福、興奮與狂喜的眼睛看著你,你知道你是有價值的,你知道你有內在價值。這樣就很容易信任、很容易臣服,因為你不會害怕。但是如果你認為你是錯的,你會總是試著要證明你是對的。


人們變的好辯。所有好辯的人基本上對他們自己並沒有好的定位。他們非常防衛易怒。如果你對一個好辯的人說:這件事情你做錯了。他會立刻憤怒的跳到你身上。他甚至連一點友善的批評都無法接受。但是如果他是自我肯定的,那麼他做能夠傾聽、能夠學習、能夠尊重別人的意見。或許別人是對的,即使他們是對的,他是錯的,他也不會擔心,因為那不重要。在他的眼裡他依然是好的。


人們很棘手。他們不要批評,他們不要別人對他們說做這個不要做那個。而這些人認為他們不臣服是因為他們太強勢。其實他們是病了、神經質。只有有強度的人才會臣服。懦弱的人絕對不會臣服,因為他們認為臣服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是虛弱的。


他們知道他們虛弱,知道他們的自卑情結,所以他們無法彎下腰來。對他們來說這是困難的,因為彎腰鞠躬等於承認他們的卑微。只有優等人能夠鞠躬,低等人絕對不會鞠躬。他們無法敬重任何人,因為他們無法敬重他們自己。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敬重,他們總是害怕臣服,因為臣服對他們而言等於虛弱。


所以如果你不容易信任,你必須回頭深入你的記憶,回到過去清理還留在過去的印象。你的過去一定有一大堆的垃圾,卸下這些垃圾。關鍵在於:不只是回到過去的記憶,而是再次經驗它。


讓它變成靜心。每一天晚上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回溯。找出所有童年時期所發生的事情。越深入越好,因為我們隱藏了童年時期所曾經發生過的許多事情而不曾讓它們浮出意識層面。讓它們浮出表面,每天都進入,你會感到越來越深。首先你會記得當你四或五歲時在某個地方,然後你無法回溯到比這更遠的時期;你會覺得突然間有一道萬里長城擋在你面前。不過你還是進入。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進入更深:三歲、兩歲。


已經有人回到從子宮出生的那一點,有些人甚至回到子宮時的記憶,有些人更回溯到那之前當他們另一世死亡的時刻。


如果你能夠回溯到你出生的那一刻,從新經驗那個片刻,那會是深層極度的痛苦。你會幾乎覺得好像重新生出來一般。你可能會像嬰兒第一聲的哭喊一般哭喊。你會好像嬰兒剛從子宮出來時感到窒息那種感受,因為嬰兒會有幾秒鐘無法呼吸。巨大的窒息,然後哭喊,然後能夠呼吸,於是通道敞開了,肺部開始運作。你可能需要進入到那個點。


從那個點回來。每天晚上再進入,然後回來。那需要至少三到九個月的時間,每天你都會感到更沒有負擔,然後信任會同時出現。一旦過去清楚了,你也看到了所有的發生,你就從過去自由開來。這就是關鍵:如果你覺知到任何你記憶中的事情,你就從那件事被釋放開來。覺知帶來解放,無知製造束縛。有了覺知就有信任的可能性。

~~奧修



2021年9月3日 星期五

2021年09月行事曆

 問:

什麼是心的智慧?

瑪尼夏,一般的知識裡面帶著很多真理的碎片,但是它們從不是完整的。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聽過——「心的智慧」,但事實是,智慧不是來自於心,而是來自於空性之心。但是那只能被那些已經深入到最深處的自己的人所知道。

但是一般知識帶著真理的碎片。它知道慈悲的人、有愛的人,擁有某種不是知識的智慧,某種洞見,某種無法被教導的直覺。他們可以看見事物、感覺事物。他們對於頭腦不需要的事物很敏感。所以人們開始認為也許心的裡面可能有著智慧。

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個心是你的空性。由於你的空性,一種清澈、一種透明出現了,可以看到你理智上無法推斷的事物。這就是智慧。

更完整地說,瑪尼夏,應該說:「空之心的智慧。」這個心,如生理學家所知的,只是個血液抽送系統。你的心跳無法產生任何智慧。你有曾經從心跳感覺到任何智慧嗎?當醫生用聽診器檢查你的心跳時,他們有聽到任何智慧嗎?

這個心不是我們在談論的空性之心。事實上,我們在談論丟掉所有頭腦的內含物。然後,沒有頭腦變成了你的心。那不是一個生理學的東西。那是你的沒有頭腦——沒有偏見、知識、任何內含物。只有純粹、單純的寧靜,這個沒有頭腦可以稱為空之心。那只是一個如何表達的問題。你想要選擇哪個就選擇哪個:空之心的智慧,或沒有頭腦的智慧——它們是相同的。

當你處於深深的靜心中,你感覺到一個巨大的平靜,一種你不知道的歡樂,一個稱做觀照的新客人。很快這個觀照將會成為主人。一但觀照成為主人,它將會二十四小時跟著你。由於這個觀照,無論你做任何事,都有著它的智慧。無論你做的任何事,都顯示出一種清澈、純粹、自發性和優雅。

~~奧修



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2021年05月行事曆

 鍾愛的師父,為什麼在我的一生當中對死亡的恐懼經常都伴隨著我? 它對我有什麼意義?

靜心和死亡是非常類似的經驗。在死亡當中,你的自我消失了,只有你純粹的本質存在,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靜心當中; 自我消失,而只有你的本質在、因為那個類似性是那麼地深,所以當人們害怕死亡,他們也會害怕靜心、就另外一方面而言,如果你不害怕靜心,你也不會害怕死亡。

靜心能夠使你準備好去迎接死亡。

我們的整個教育都只是為了生命,那只是教育的一半,而另外一半——遠比前面那一半來得更重要。它以生命的高潮來臨——卻在所有以前和現在的教育系統裡都完全沒有。

靜心能夠使你為另外一半準備好,它幫助你不必死就知道死亡,一旦你不必死就知道死亡,對死亡的恐懼將永遠消失。即使當死亡來臨,你也能夠靜靜地看著它,你能夠很確定地知道它對你的本質無法造成任何傷害。它將會帶走你的身體和你的頭腦。但是不會帶走你。

你屬於不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