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2020年04月行事曆

愛唯有在靜心發生後才有可能。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歸於你存在的中心;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放鬆,安歇在你的存在;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完全地單獨而充滿著喜樂,你將永遠無法知道什麼是愛。

愛看似是由於很深的孤獨而開始的關連;愛的表達像是連結,但是愛的源頭不是在連結上;愛的源頭是在靜心上,當你是絕對快樂地處於你的單獨中;當你完全不需要別人;當別人不是一個必要時,那麼你就是有能力愛。如果別人是你的需要;那麼你只會剝削、控制、支配,但你不會愛。

因為你依賴別人,出於恐懼佔有慾就會升起——「誰知道?這個人今天和我在一起;明天也許他就不是和我在一起了。誰知道下一刻的事?」你的女人也許曾經離開過你;你的孩子也許已經長大成人,而將離開,你的丈夫會遺棄你。誰知道下一刻的事?出於那個對未來的恐懼,你變得佔有慾強,你創造一個束縛纏繞在你認為你愛的人和你的身上。

但愛不可能創造監獄——如果愛會創造監獄,那麼恨豈不是無事可做了。愛帶來自由,愛給與自由;愛是不佔有。但那唯有在你已知這一個完全不同品質的愛時才會有可能:那不是出於需求而是出於分享的愛。

愛是分享滿溢的喜悅——你太過充滿著喜悅,你無法容納它,你得去分享它。於是會有詩,於是會有某種不屬於這個世界的超乎尋常的美,它來自那超越的。這個愛無法被學習,但阻礙物可以被移開。

我說過很多次:學習愛的藝術,但我真正的意思是:學習移開所有那些阻礙著愛的藝術——這是一個相反的過程。這像是在挖一口井:你不斷地移開一層又一層的土、石頭、岩塊,然後突然間就會有水了。水一直都在那;它是一個伏流,現在你已經移開所有的阻隔,就會得到水了。愛也是一樣;愛是你存在的伏流,它已經在流動了,但有很多的石頭,很多的土必須被移開。

這是我說學習愛的藝術的意思。這實際上不是學習如何去愛,而是脫掉對不去愛的學習。

一旦你歸於自己存在的中心,根植於你的存在時,你將會充滿著神典,好像神已穿透你。你是空的,而神開始降臨到你身上,他唯有當你不存在時才能降臨:你的不在變成他的在。
  
神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在。兩把箭無法存在於同一把箭鞘中——不是你在,就是神在;你得消失、蒸發。門徒的目的為的就是你的不在。
~~奧修

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2020年03月行事曆

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就是愛一個人,至於明天會發生什麼,誰在乎?今天就很多了,這個片刻就是一個永恆。明天將會怎麼發生,當明天來臨我們再來看,而明天永遠不會來臨,真正的愛是屬於現在。

永遠都要記住:任何真正的東西都必須是覺知的一部分,必須是現在的一部分,必須是靜心的一部分,那麼就沒有問題!那麼就沒有吸引力的問題,也沒有恐懼的問題。真正的愛會分享,它並不是去剝削別人,它並不是去佔有別人。當你想要佔有別人,那麼問題就產生了,別人也許會佔有你。如果別人更強而有力,更有磁力,很自然地,你將成為一個奴隸。如果你想要成為別人的主人,那麼恐懼就會產生,你會害怕說「我也許會被貶為一個奴隸。」如果你不想要佔有別人,那麼那個別人也許會佔有你的恐懼永遠不會產生。愛從來不佔有。

愛從來不佔有,愛也從來不被佔有。真正的愛引導你進入自由。自由是最高的頂峰,最終的價值。愛最接近自由,愛的下一步就是自由。愛並不反對自由,愛是走向自由的墊腳石。那就是覺知將會使你清楚的一件事:愛必須被用來作為走向自由的墊腳石。如果你愛,你會使對方自由,而當你使對方自由,對方也會使你自由。

愛是一種分享,不是一種剝削。事實上,愛也從來不會以醜和美來思考。你將會感到很驚訝,愛從來不會以醜和美來思考。愛只是行動、反映、靜心冥想,根本從來不會思考。

是的,有時候它會發生,你適合某一個人,突然間,每一件事都變得很和諧。它不是美或醜的問題,它是和諧和韻律的問題。

有人問了一個問題關於哥齊福(Gurdjieff)常常在說的:每一個男人都有一個對等的女人在地球上的某一個地方,每一個女人也都有一個對等的男人在地球上的某一個地方。每一個人被生下來的時候都有相反的那一極。如果你能夠找到對方,每一件事都會立刻變得很和諧,他們所有的中心都會很和諧地運作,那就是愛。

它是一個非常稀有的現象,找到一對真的很適合在一起的伴侶是非常稀有的。我們的社會存在著很多禁忌,很多限制,幾乎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配偶、真正的朋友。

在東方的神話裡,我們有一個故事,一則很美的神話,在世界剛被創造出來的時候,每一個小孩被生下來的時候都不是單獨的,而是以一對被生下來: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在一起,從同一個母親。雙胞胎,完全互相適合,那就是配偶。他們在每一方面都互相配合得很好。

然後人從恩典墮落,就只是那個原罪的概念,人就從恩典墮落,因此,作為一種懲罰,配偶就不再從同一個母親生出。他們還是會被生下來!葛吉夫是對的,那也是我自己的觀察。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神聖的配偶在某一個地方,但是要找到他們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也許是白人,而你的另外一半也許是黑人;你也許是印度教教徒,而你的另外一半也許是一個回教徒;你也許是一個中國人,而你的另外一半也許是德國人。

在一個較好的世界裡,人們將會找尋和追尋,除非你能夠找到那個真正適合你的人,否則你將會處於一種緊張和痛苦的狀態。如果你是單獨的,你會痛苦,如果你碰到另外一個人,你也會痛苦,如果那個人不適合你,或者只適合一部分。

現在,透過科學調查,這個也可以被找到,有一些人適合,有一些人不適合。現在可以作科學安排,每一個人可以宣佈他的中心,他的出生圖,他的韻律,如此一來,很可能可以找到一個剛好適合的人。世界已經變得非常小,一旦你找到了另外一半……它根本不是美和醜的問題。事實上,沒有人是醜的,也沒有人是美的。醜的人也許會適合某一個人,那麼那個醜的人對那個人來講就是美的。美是和諧的一個影子。並不是你愛上美的人,那個過程剛好相反:當你愛上某一個人,那個人看起來就很美。是愛將美的概念帶進來,而不是反過來。

但是能夠找到一個完全適合你的人是非常稀有的。每當有人夠幸運,過著音樂般的生活,那麼兩個身體就成為一個靈魂,這是真正的配偶。每當你能夠找到那種配偶,將會有偉大的恩典、偉大的音樂圍繞著那對配偶,將會有很棒的氛圍、很美的光、和寧靜,然後那個愛會很自然地導致靜心。

人們必須被允許去會合和混合去找尋……人們不應該急著結婚。那個匆忙是危險的,它只會帶來離婚,或者它會帶來漫長的痛苦生活。小孩必須被允許互相會面,我們必須放掉所有科技之前的禁忌和限制,它們已經不再相關。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後時代,人已經變成熟了,他必須改變很多事情,因為有很多事是錯的。它們是在古時候發展出來旳,它在當時是必要的,但是現在已經不再必要。比方說,現在人們可以生活在一起,男人和女人,不需要急著結婚。唯有當你知道了很多男人和很多女人,你才知道誰適合你,誰不適合你。它不是一個高鼻子或漂亮的臉的問題,某人也許有一張很漂亮的臉,你覺得被吸引,而且也許有很美、很大的眼睛,你覺得被吸引,以及頭髮的顏色……但是這些事都無關緊要!當你們生活在一起,兩天之後你就不會注意到頭髮的顏色,三天之後你就不會注意到鼻子的高度,三個星期之後,你就完全忘掉對方的生理,如此一來,真相將會衡擊著你,現在真正的事情將會是心靈的和諧。
~~奧修

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2020年02月行事曆

是為什麼那麼多吵雜的聲音在裡面---很多的聲音, 很多的臉---持續的在爭吵。 一部份想去做某件事,而另一部份只是對抗它然後想去做其它事,我們如何能做到把自已拼湊在一起實在是個奇蹟。否則,我們幾乎都是陷入分裂之中,沒有中心,主人不在那裡。

只有僕人們在,而且每個僕人都在主張自己的主人身分,而在某些時刻,僕人們輪流坐在寶座上,然後宣告它自己是主人,然後這時刻你就認為: “它是主人。”當有憤怒時,憤怒變成主人,但是沒多久它就不見了,這場景不斷的在變換著;憤怒演完後,換懊悔上場,然後懊悔就是主人,而你開始感到抱歉;有時候是愛上場,有時候是恨,這場景變換的如此之快;儘管如此,你仍然沒有意識到你無法是那麼多東西,只要有任何東西來到我們面前,我們便認同它,當憤怒的烏雲飄過,我們就以為我們是憤怒;當愛的烏雲飄過,我們就以為我們是愛;當憐憫的烏雲飄過,我們就以為我們是憐憫;當悲傷的烏雲飄過,我們就以為我們是悲傷。

這裡面沒有一個是我們自已---我們是個觀照者! 憤怒會來也會走,而留下不變的是觀照者;悲傷來了又過,留下的是覺察者;越是記住這個觀察者越多,將使你越來越整合,因為只有這個中心是持久的,永恆的,也只有在這觀照的永恆磐石上,真實的生活才能被建立起來。~~奧修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2020年01月行事曆

每個小孩生來就有一個人所具有的愛,甚至超過一個人所擁有的愛,所充溢著的愛,一個孩子出生就是愛,一個小孩就是用被稱為愛的材料做成的.但是父母卻不能給予愛,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傳承——他們的父母從來沒有愛過他們,父母只能裝假,他們能夠談論愛,他們會說:「我們非常愛你。」但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非常不愛的,他們的行為方式,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是非常侮辱的,沒有尊重,父母沒有尊重孩子,誰曾想過要尊重一個小孩呢?一個小孩根本就沒有被人認為是一個人,一個小孩被當成是一個問題 ,如果他保持安靜,那麼他就是好的;如果他不是一個吵鬧的人、一個原始治療家,那就是好的;如果他不麻煩地父母,那麼更好,那就是一個孩子應該成為的樣子。

那兒沒有尊重,沒有愛。父母不知道愛是什麼,母親沒有愛丈夫,丈夫也沒有愛妻子,愛並不存在。控制、佔有、嫉妒,以及所有各種各樣的毒素在毀著愛。

愛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愛必須受保護,它必須受強化,它必須被灌溉,唯有如此它才能變得強健。孩子的愛是非常脆弱的。這是自然的,因為孩子就是脆弱的,他的身體是脆弱的 ,你認為孩子自己會有能力生存?只要想想人是多麼無助,如果讓孩子自己獨立,他幾乎不可能生存,他將會死。那就是愛的情形,愛被冷落,父母不能愛,他們不懂得愛是什麼,他們從不流露愛,記住你們自己的父母,記住:我不是說他們要負責,他們是受害者,就和你們一樣是受害者,他們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樣,就這樣類推——你能夠推到亞當、夏娃和天父。

這看起來甚至天父也未對亞當與夏娃非常尊敬,沒有足夠的尊敬,那就是為什麼從最初他就開始命令他們「做這個」,「不要做那個」 ,於是他就開始了做所有父母做的一切無聊的事,「不要吃這棵樹上的水果」,當亞當吃了那水果,天父便顯出如此生氣,他將亞當和夏娃逐出了樂園。那個驅逐行動始終在那兒了,每個父母威脅要驅逐小孩,要將他扔出去,「如果你不聽話,如果你行為不檢點,你將被扔出去。」

很自然,一個小孩子便會害怕,扔出去!扔到這生命的荒野中!他便開始妥協,小孩子逐漸變成了一個扭曲的人,他開始控制了。他不想笑,但是如果母親來了,他想喝牛奶,他就笑,這就是政治,是政治手腕的起點,是政治手腕的ABC。在內心深處,他開始憎恨,因為他沒有受到尊重在內心深處,他開始感到挫折,因為原本的他沒有被愛。他被期望著去做某事,只有那樣做他才會被愛,愛有某些條件,原本的他是沒有價值的,首先他必須變得有價值,那樣父母的愛才會有可能。這樣他開始變得有價值,開始變得虛假,他失去了他內在的價值,他對自己的尊敬也逐漸地失去了,他開始感到他是沒有價值的。在孩子的頭腦中會頻繁地出現這樣的想法:「這是我真正的父母嗎?我可能是被他們領養的?可能他們在欺騙我,因為看上去沒有愛。」並且他無數次看見他們眼中的憤怒,在他們父母臉上醜陋的憤怒 ,父母常為很小的事情憤怒,以至於他無法看清事情的輕重比率。只為了很小的事情,他看見父母狂怒,他不能相信。這是如此不公正和不公平,但是他不得不降服,不得不屈從,不得不作為一種必須來接受 ,漸漸地,他的愛的能力被扼殺了。

愛,只有在愛的環境中才能成長,愛需要一個愛的環境,那是要記住的最基本的事情。只有在愛的環境中愛才會成長 ,它需要四周有同樣的脈動,如果母親在愛,如果父親在愛。不僅僅只是愛孩子,如果他們也相愛,如果家裏有一個愛的氛圍,愛在流動,小孩子會開始成為有愛心的人,他將不會問;「愛是什麼」,他會從一開始就知道愛,愛會成為他的基礎。

但是那並沒有發生,這是很不幸的,甚至它至今還沒有發生。而你學會了你父母的方式;他們的不斷挑剔,他們的爭執 ,只要繼續觀察你自己,如果你是一個女人,觀察一下,你或許在重複,幾乎確實在重複作母親過去的行為。當你和你的男朋友或你的丈夫在一起時。觀察一下。你正在做什麼?你沒有重複你母親的行為嗎?如果你是一個男人,觀察一下,你正在做什麼?你不是和你的父親一樣嗎?你不是在做他過去所做的同樣無聊的事呢?在某一天你也曾驚訝過:「父親怎麼會做這樣的事?」而你也正在做同樣的事,人們繼續在重複著,人是模仿者,人是猴子,你正在重複著你父親或你母親的那些必須被拋棄的行為。只有那樣你才會懂得愛是什麼,否則你將會繼續腐敗。

我不能解釋愛是什麼,因為愛是沒有定義的,它像生、像死、像神、像靜心一樣,是無法定義的,它是無法定義的東西之一,我不能定義它。

第一步就是擺脫你的父母,但如此並不是意味著我對你的父母有任何的不尊敬,不,我是最不可能這樣說的,我的意思不是要擺脫你肉體上的父母。我的意思是擺脫你裏面的父母的聲音,你裏面的模式。你裏面的錄音帶,抹掉它們……如果你從你裏面的存在中擺脫你的父母,那麼你將會感到驚奇你變得自由,你將會第一次能夠感到對你父母的慈悲。否則,你將會繼續怨恨他們,每個人都怨恨他的父母。當他們做了那麼多傷害你的事後,你又怎麼能不怨恨他們呢?儘管這麼做是不自覺的 ,他們希望你一切都好,他們為你的幸福願做任何事情,但是他們能做什麼呢?單單願望是無濟於事的,單單好的期望,也是無濟於事的。他們是善良的希望者,那是真的,那是毋庸置疑的,每個父母都想讓孩子擁有生活中所有的快樂,但他又能做什麼呢?他本身不懂得任何快樂,他是一個機器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有意或無意地,他都將創造出一種讓孩子遲早會變成一個機器人的氣氛。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人而不是一部機器的話,擺脫你的父母。

你必須觀察。這是艱難的工作,費勁的工作。你不能立即做到,你必須在你的行為中非常小心,觀察著,當你的母親在那兒並影響著你時,制止它,遠離它,去做一些你母親無法想像到的完全新意的事情。

譬如,你的男朋友正帶著非常賞識的眼光去看另外一些女人時,這時觀察一下你正在做什麼,是否你同樣在做當你父親用欣賞的眼光看著另一個女人時你母親所做過的事?如果你那樣做了,那麼你將不會懂得愛是什麼 ,你只是在重複著一個故事,它將只是同一個角色由不同的演員來扮演,那就是全部:同樣的腐爛了的角色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複,不要做一個模仿者,擺脫它,做些新的事情,做些你母親無法想像的事,做些你父親無法想像的事。

這種新鮮的東西必須被帶入到你的存在中去,那麼你的愛開始流動。這樣首先最基本的就是擺脫你的父母,其次最基本的是——人們以為只是當他們發現了一個有價值的人,他們才能夠愛,胡說!你將永遠不會找到一個那樣的人,人們以為只要當他們找到一個完美的男人或一個完美的女人時,他們才會愛,胡扯!你將永遠找不到他們,因為完美的女人和完美的男人是不存在的,如果他們存在的話,他們也不會在乎你的愛,他們將不會對你的愛感興趣。

我曾聽說有一個男人,他一輩子獨身,因為他在尋找一個完美的女人,當他七十歲的時候,有人問他:「你一直到處旅行,從喀布爾到加德滿都,從加德滿都到果阿,從果阿到普那。你始終在尋找,難道你沒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嗎?甚至連一個也沒找到?」

那老人變得非常悲傷,他說:「有啊!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個,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個完美的女人!」那個發問者說:「那麼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你們不結婚呢?」他變得非常非常傷心,他說:「能怎麼辦?她也正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男人。」

愛的流動和成長不需要完美,愛和另外一個人沒有關係,一個有愛心的人只是去愛,就像一個活著的人要呼吸、喝水、吃飯和睡覺似的,完全像一個活著的人一樣,一個有愛心的人就是要愛,你不會說;「除非那是完美的空氣,沒有被污染過的,否則我將不呼吸。」既使你在洛杉磯你還是要不停地呼吸,就是在孟買你也要繼續不停地呼吸,無論你在哪裡,那裏空氣污染,有毒,你一樣要不停地呼吸,不停地呼吸,你不會因為空氣不清純你就不呼吸。如果你餓了,你就要吃點什麼東西——無論它是什麼。在沙漠中,如果你快渴死了,你會去喝任何東西,你不會要求喝可口可樂,任何東西都好,任何飲料。只要是水,甚至是髒水。

一個活著的人就會愛,愛是一個人的自然功能。

所以,第二講要記住的事;不要要求完美,否則你將不會發現有任何愛在你內心流動,相反。你將變得非常沒有愛心,那些要求完美的人是非常沒有愛心的人,是神經過敏的人,即使他們能夠找到一個愛人或一個情人,他們也要求完美,那麼愛也會因為那個要求而被摧毀。

一旦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或者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要求馬上介入,女入開始要求那個男人應該完美,只是因為他愛她,好像他犯了什麼罪!現在他必須是完美的,現在他必須突然地拋棄他所有的缺點,只是因為這個女人,現在他不再是人,他要不是變成超人,就是必須變成虛偽的、虛假的騙子,自然地,成為超人是非常困難的,於是人們就成了騙子,他們開始偽裝、演戲和耍把戲,人們只是在愛的名義下耍著把戲。

記住,永遠不要要求完美,你無權向任何人要求任何東西,如果某個人愛你,你要感謝,但不要要求任何東西,因為他沒有義務愛你。如果某個人愛你,這是一個奇跡,你會被這個奇跡所感動。

但是人們從不為此感動,為了一些小事,他們將摧毀所有愛的可能性,他們對愛和愛的喜樂沒有太多興趣,他們對自我的其他路途更感興趣,你要關心你的喜樂,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是重要的。

愛像你呼吸一樣是一個自然功能,當你愛一個人,不要開始提要求,否則你從一開始就關掉了那扇門,不要期望任何事,如果有某些事情來到你的面前,要懷著感激,如果沒有什麼事來臨,它不需要來,它沒有必要來臨,你也不能期待它但是看見人們,看見他們是怎樣相互視其為當然,如果你的女人為你準備了食物.你從不感謝她,我不是說你要用言辭表達謝意,而應該用你的眼睛,但你不注意,你視其為理所當然——那是她的工作,誰告訴過你?如果你的男人出去,去為你掙錢,你從不感謝他,你從未感到任何感激,那是男人應該做的,那是你的想法,愛怎樣能成長呢?愛需要一個愛的氣氛,愛需要一個感謝和感激的氣氛,愛需要一個無所要求的氛圍,一個無所期待的氛圍,這是要記住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是;與其想著怎樣獲得愛,不如開始給予。如果你給予,你將會得到,沒有其他的辦法。人們對如何攫取和獲得更感興趣,每個人都對獲得感興趣,沒人看起來會欣賞給予,人很不情願給予,即使他們給予,他們的給予也只是為了想得到,他們好像幾乎是在做生意,這是一項交易,他們總是不斷地注視著,他們應得到的比給予的多——這才是一項好的買賣,好的生意,但是對方也同樣在這麼做。

愛不是一項生意,所以不要像做生意那樣,否則你會錯過你的生命,錯過你的愛,錯過其中所有美好的東西。因為所有美好的東西一點也不像做生意那樣,生意是世界上最醜陋的事,是一個必要的罪惡。但是存在不知道生意,樹木開花,它不是一項生意。群星閃爍,它不是一項生意,你不必要為它付錢,也沒有人從你那裏要任何東西。

一隻小鳥來了,停留在你的門前,唱了一首歌,它不會要求你給它一張證書或別的什麼東西,它唱完了歌便快樂地飛走了,不留任何蹤跡,那就是愛的成長。給予,不要等待著去察看你能獲取多少。

是的,愛會來的,愛會一千倍地到來。但它是自然地到來的,它自己會來.沒有必要要它來,當你要時,它就再不會來,當你要時,你已經扼殺了它。所以給予,開始給予,開始時它比較困難,因為你的整個一生被訓練成去獲得而不是給予,開始你將必須與包裹住你的心的堅硬的盔甲作鬥爭,你的肌肉已經變硬,你的心已經成了冰,你已經變得冷淡,開始它將是困難的。但是第一步將引導你走向下一步,漸漸地愛之河將開始流動。

首先擺脫你的父母,你擺脫了你的父母你就擺脫了社會,擺脫了你的父母,你也就擺脫了文明、教育、一切——因為你的父母是所有那些事物的代表,你變成了一個個體,你第一次不再是大多數人的一部分,你擁有一個真實的獨立存在的個體,你就是你自己,這就是成長,這就是一個成人應該成為的樣子 ,一個成年人是一個不需要父母的人,一個成年人是能夠在單獨中享受快樂的人,他的單獨是一首歌,是一個慶祝,一個成年人是一個能獨自享受快樂的人,他的單獨不是孤單,他的獨處不是孤寂,它是靜心。他是完全不受父母的影響,而這美麗就是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對他的父母深懷感激。

相反的是也只有這樣的人能原諒他的父母,他對他們感到慈悲和愛,他對他們有極深的感受,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模式在受苦,他不生氣,沒有,一點兒也沒有。他也許眼裏有淚,但他不會生氣,而他會做一切來幫助他的父母趨向如此富足的單獨,如此深入的單獨。

第一件事:變成一個個體;第二件事:不要期待完美,不要請求。不要要求,愛普通人。普通人沒什麼錯,普通人是非凡的,每一個人是如此地獨特,必須要尊敬那種獨特。第三件事:給予而且是無任何條件地給予。那麼你便會懂得愛是什麼,我無法定義它,我能給你指出愛的成長之路,我能告訴你如何種下這玫瑰樹叢,如何澆灌它。如何給它養料,如何愛護它,然後有一天。出其不意地,玫瑰花開了,你的屋裏充滿芳香。愛就是這樣產生的。

~~奧修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2019年12月行事曆

人們一直攜帶著他們討厭的東西。他們活在憎恨裡。他們繼續撥弄傷口,以便它們無法痊癒;他們不允許那些傷口痊癒--他們一生都活在過去裡。

除非你開始活在當下,否則你無法忘記過去、原諒過去。我不會對你說:忘記和原諒過去所發生的一切;那不是我的方法。我會說:活在當下,那是接近存在的正面方式。活在當下。另一種說法就是:更靜心的、更覺知的、更警覺的,因為當你是警覺的、覺知的,你就是活在當下。

覺知不會處於過去,也不會處於未來。覺知只知道當下。覺知不知道過去和未來;它只有一種時態,當下。要更覺知,當你開始越來越享受當下,當你感受到處於當下的喜樂,你會停止做這件每個人繼續在做的蠢事。你會停止進入到過去。你不需要去忘記和原諒,它會自己消失。你會很驚訝--它去哪兒了?一旦過去不在那兒,未來也會消失,因為未來只是過去的投射。免於過去和未來的束縛,你將會首次經驗到解脫,經驗到神。在那個經驗中,一個人變成了整體、變成健全的;所有的傷口都痊癒了。突然地,不再有任何傷口存在;你會開始在你裡面感受到一個深深的安樂。那個安樂就是轉變的開始。
~~奧修

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2019年11月行事曆

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識,這是每一個人的需要,我們整個人生的結構就是被教成:除非我們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否則我們是沒沒無聞的,我們是沒有價值的。我們的工作並不重要,那個承認才重要,這種觀念把整個事情都倒轉過來了。

我們的工作應該是重要的,他本身就應該是一種喜悅。我們應該工作,不是為了要被承認,而是因為我們享受成為具有創造性的,你喜愛工作是因為它本身的緣故。你愛你的工作,所以你才做它。

不必要求別人的承認,如果承認來臨,你就接受它,如果它沒有來臨,那麼你就不要去想它,你的滿足應該是在工作本身。
~~奧修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2019年10月行事曆

這是我的生活方式,每一個瞬間都是自發的,都是不可預知的。不但是對於你們就是對於整個世界——對於我自己,我都是不可預知的。我也不知道,明天我也許又不說了,也許會再次沉默。我不能保證明天會怎樣,因為明天不掌握在我的手裡,它是開放的,未定的。當明天到來的時候,我們就會看見了。我們將看見它帶來了什麼。我這一生一直就是用這種方式生活的。

有一天,我離開了家。他們都擔心我。他們希望我進理科大學,但我拒絕了。我說:「那不是我的興趣。我要去學哲學、宗教、心理學……那才是我的興趣,因為我反對哲學家、神學家、牧師、心理學家,我要跟他們戰鬥——用我的一生。」

我父親說:「一個奇怪的興趣——你要跟這些人戰鬥?」

我說:「是的,所以我必須先盡量深入地學習研究他們。對於科學我不反對。我自己還將使用科學,但對於宗教家、哲學家——這些人我要與之戰鬥。」

我父親說:「你想過沒有?你要是進文科大學,我一分錢都不會給你。」

我說:「我不會向你要一分錢。即使你給我錢,我也不會要。」他以為我是說氣話,不是認真的。他很愛我。

我果真沒有向父母要一分錢就離開了。我沒有票就上了火車。我父親察覺到我真的走了,他馬上奔向車站。當他到車站的時候,火車已經離開了。他問別人,人們說:「是的,我們看見他了;他已經走了。」

他乘下一班車追上了我,他抓住我說:「不要把我的話當真。我只是希望你能進理科大學,將來成為一個醫生,或者工程師……要是你讀文科你能賺什麼錢?」

我說:「那根本不是要點。我不是為了錢。我不能想像我會當什麼醫生,與其那樣我不如自殺了。要我去造房子、造橋——我想我不適合當工程師。那是不可能的。我一點興趣也沒有。要是看見一個醫生,我會說:可憐的傢伙,他的一生都跟疾病、病人打交道,他會完全忘記他自己的生命,他一直忙於治病救人,他完全忘記了他自己也需要被治療被拯救。」

他說:「原諒我。那你就讀文科吧。我會寄錢給你的。」

我說:「我不能接受。你知道我。你對我說不給我一分錢。我說:『即使你給我錢,我也不會要。』現在你要給,而我不要。」

我沒有要他的錢。晚上我在一家報社打工做編輯;白天我去學校。父親真的很難過。每個月他都會來學校,一次又一次。持續了兩年。後來有一次他又來了,我說:「好吧,我要了。」他沒有說一個字。我說:「不要不說話。我已經說過,如果你給我錢,我會拒絕。所以不要把錢給我,我不會拒絕錢。只要你覺得我需要錢,就直接把錢放在我的桌子上。你沒有給,我也沒有要。」

這種情況持續了六年。他常把錢放在桌子上。他不會對我說:「這是給你的。」因為他知道如果說了這樣的話,那就會有麻煩。當然我也沒有說:如果我在桌子上發現錢,我不會拿來用……

我一直生活於此刻,不考慮過去也不考慮將來,我發現這才叫生活。也許你只是記得你生活過,其實你沒有生活過。不是記憶就是想像,但那都不是真實的。

我沒有要求任何人對得起我。請理解我的基本立場。所有的宗教都對你說:要對得起上帝、耶穌、佛陀、父母、教師,要對得起這,對得起那。沒有人對你說:你只對你自己有責任,你只需要對得起你自己。

我對你說:你用不著對得起上帝,因為上帝不存在。你也用不著對得起耶穌,因為耶穌也用不著對得起你。所以你憑什麼要對得起耶穌?你也用不著對得起你父母,因為他們沒有得到你的同意就生下了你,他們沒有問過你:「我們打算生下你,你是否準備來到這個世界上?」其實你來到世界上純粹是個意外。

我對你說:你只對你自己有責任。這其中隱藏著奇跡:如果你對得起你自己的本性,你將會發現有許多責任都同時盡到了,你根本沒有考慮它們。

我從未想要對得起我的父母,但實際上,要說到對得起自己的父母,我想沒有人能比我做得更好。但我沒有想要對得起父母,這只是因為我對得起我自己而附帶的結果。當我成道的時候,當我被真理祝福的時候,我當然希望分享這一切;自然地我將與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分享,他們是我熟知的人。

我從未要求我的家人成為桑雅生(門徒)——從沒有。他們成為桑雅生完全是出於他們自己的決定。如果你成為桑雅生,這是你的決定。我沒有勸說過任何人。勸說某人信仰什麼——我認為這是最卑鄙的行為之一。基督教傳教士一直在幹這種勾當。你憑什麼勸說別人?你可以打開你的心,如果那裡有一些光明的話,你可以把它分享給別人。如果他們能感覺到你的光,那麼他們就會開始在自己身上探尋。這不是一個勸說,而是一個感染,一個反作用。

如果你正確地認識我,你就會試圖正確地認識你自己。

這是唯一的方式。如果真地理解我,你就不能覺得對我有責任。你會覺得對你自己有責任,完全的責任。你已經浪費了太多的生命,誰知道還剩下多少?所以每一個瞬間都必須活得熱烈、全然、充分。

你只可能辜負你自己——你不可能辜負我。那個唯一能辜負我的人已經死了——那就是開悟前的我自己。那個從前的「我」就是可能辜負我的人。但他不能辜負我了,他已經死了——因為只有他死了,我才能活。只有通過他的死,才能空出地方好讓我的生命可以成長。所以我很感激從前的我死去了。我仍將感激永生的存在。

你不可能辜負我,因為你對我沒有責任。你也能成道,那你會充滿感激;或者你繼續保持無知,你會生我的氣——好像我阻止了你的成長。其實我既不能幫助你成長,也不能阻止你成長。我只能分享我自己的成長,把我自己全然赤裸地暴露給你,這樣你可以看見一個人回歸本性之後會發生什麼。而這個瞥見將觸發你的蛻變;不是僅僅改變了想法,而是徹底的蛻變。
~~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