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不愛自己絕對無法愛別人。如果你不對自己好也無法對別人好。那些對自己太嚴苛,你們所謂的聖賢者只是假裝對別人好。不可能的;以心理學的角度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對自己不厚道如何對別人厚道呢?無論你如何對待自己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別人。讓這句話成為基本格言。如果你恨自己就會恨別人,而你已經學會恨自己。從來沒有人告訴你要愛自己!似乎「愛自己」這個概念是荒謬,毫無意義的。愛自己?我們總以為愛需要有對象,但是如果不跟自己學就無法跟別人練習。你不斷地被教導被制約:你沒有任何價值。以各種角度使你覺得你不值得,你不應該是這個樣子,你這個樣子是不被接納的。這麼多的應該不應該懸掛在你的腦袋,而這些東西幾乎不可能實踐。當你無法實踐,不符合標準時,你感到被譴責。在內在深處你開始恨你自己。你怎麼能夠愛別人呢?太多恨,你去哪裡找到愛呢?所以你只能夠假裝,假裝你有愛。事實上你誰也不愛,你辦不到。這些假裝可以維持一會兒,然後偽裝退掉之後真面目就會出現。每一個戀情都會觸礁。戀情很快地轉成毒藥。為什麼會變成毒藥呢?雙方都假裝愛,兩個人都說他們有愛。父親跟孩子說他愛孩子,孩子說他愛父親。母親說她愛女兒,女兒也不斷地說同樣的話。兄弟們說他們彼此相愛。整個世界都在談論愛,唱情歌…然而你有看過比這裡還感受不到愛的地方嗎?連一丁點愛都沒有,卻成天談論愛,像喜馬拉雅山那麼多的詩敘述著愛。似乎所有的這些詩都只是補償,因為我們無法愛,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認為可以透過詩、歌曲去愛。我們把生命中失去的東西放進詩、電影或小說中。但是絕對沒有愛,因為你連第一步都還沒踏出去。第一步是接受你自己,丟掉所有的應該。不要讓你的心承擔任何「應該」!不需要成為別人,不需要做任何不屬於你該做的事情。你就只是當自己。放鬆下來,就只是當你自己。敬重你自己的個體性。有勇氣為自己負責,做自己。不要複製別人的東西。你不會被期待成為耶穌、佛陀或拉瑪,你只被期待成為你自己。好的是,拉瑪從來不期待成為別人,那就是為什麼他成為拉瑪。還好耶穌從來不想成為亞伯拉罕或摩西,所以他成為耶穌。佛陀從來不想成為帕坦伽利或克里虛那,所以他變成佛陀。當你不試著變成別人,你就能夠放鬆下來,然後優雅的氣質會出現。於是你充滿著崇高、光彩與和諧…因為衝突不見了!不需要到達哪裡,不需要為什麼而戰,沒有強迫,沒有暴力加諸你身上。你反璞歸真。純真使你愛自己,對自己慈悲。你這麼高興跟自己在一起,甚至當上帝來敲你的門問你:想要成為某人嗎?你會說:你瘋了嗎?!我是如此完美!謝謝你,絕對不要那麼做,我本然的樣子就很完美。當你能夠對上帝說:我本然的樣子就很完美。我很高興我自己的樣子。在東方我們說這是:...








